如何解讀谷歌地圖的評論

谷歌地圖的評分準不準? 如何正確解讀它的評分呢? 請進來看看關於谷歌地圖的評論說明!

  1. 前言
  2. 谷歌地圖的評論功能概述
  3. 谷歌地圖分數準嗎?
  4. 谷歌地圖評分中,會有造假的嗎?
  5. 谷歌地圖五星評分解讀
  6. 可以看到五星評分的各星級數字嗎?
  7. 餐廳競爭力排名的參考
谷歌地圖評論的圖示

谷歌地圖與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,舉凡食衣住行育樂,樣樣都離不開它。

這個地圖功能強大,具有目標搜索、複數目標顯示、地圖導航等功能。 還可以告訴使用者目標地方的各種訊息,十分的方便!

其中一個重要功能是,谷歌地圖開放使用者進行顧客評論。 比如,使用者可以透過介面告訴其它人某間餐廳的用餐心得,以及個人評價分數用五星級表示。 谷歌地圖會記錄起來心得和評價分數,並且計算並顯示出總和的平均星級評分。

這個谷歌地圖的星級評分功能應該如何正確解讀,就是本篇所要探討的主題!

谷歌地圖評論的圖示-2

以某間知名的人氣餐廳為例,進入谷歌地圖的評論,可以看到孰悉的上圖。

通常店家的顧客,會根據消費體驗好壞,給出一到五星的分數,也就是評分。 這評分每個谷歌帳戶只能給出唯一的一個,但後續可以修改。 它左方是各星級評分的累計人數,此餐廳評價五星的顧客人數比例顯然較為突出。 右方有個大數字 4.3,代表此餐廳的總顧客星級平均分數。 分數的下方則是評分的顧客數量,此例共有 11,132 篇評分,有些評分的評論是空白的。

這個問題初步來看,猶如問自己朋友,剛剛那客現炸排骨飯好不好吃? 這是個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! 因為每個人的評價,都是個人主觀所認定的。 能符合這群人的感受,不一定能符合另一群人的感受。 也就是,那個分數是評分人群的平均感受,不必然是某獨立個體的感受。

再來,要考慮評分人數的影響。 畢竟,不是每個評分都是公正無私的。 說不定店老闆招了一堆親朋好友來用餐,順便幫忙張羅一下人氣跟分數。 也有人單純就是來找碴的。 或是那種付出少卻要求多的,不是超級好的就會給評成差的。 因此,如果評分人數只有五人,它的公正性可能會受到質疑。 相反的,如果評分人數有五百人,那個平均分數會容易受到重視。

店家會希望顧客多來光顧會給出優惠,比如開幕優惠、開店週年慶、生日優惠等。 餐廳打個廣告也要錢,顧客來了,臨時隨機給個意外小驚喜,除了顧客開心給好評,說不定也是收到口耳相傳的效果。 而原本一份餐點評分好壞,就是在看 CP 值。 顧客主觀認定花的代價少,得到的多,或品質超乎所付出代價的預期,那就是一個好評! 反之,則是差評。 店家以小成本送點小驚喜能得到好評,代表顧客認為 CP 值因為額外的小禮物而上升了。 那麼,谷歌地圖分數因此自然上升也是合理。 而不懂得人情世故的店家,做生意是會吃點小虧,分數也就輸了一點在這兒。

另外,不常去吃某間人氣名店的顧客也會質疑,食材這麼差怎麼分數這麼高? 第一,要先理解分數高低是相對而言,分數高低不能單憑感覺,而要有適當的參考對象。 第二,店家也同樣無法克服某些狀況造成食材品質發生變動。 就像做生意批貨,花同樣的錢,這個月拿到的貨品質,也可能會跟上個月品質不同。 自己去市場買菜,這個月也常跟上個月價錢或品質不同,比如颱風剛好來了要搶收與根本就缺貨。 不過客觀來看,分數愈高則遇到差評狀況的機率愈低,因為店家比較會因應狀況特別處理。 比如,小強今天來了! 缺乏應變處理能力的店家,失去點小分數是難免的了。

最後,這個地圖分數,建議從 "適用於地區性的一個參考指標" 的角度來看,會比較洽當。 比如,在台北西門町區域的餐廳地圖星級分數,並不太適合拿去跟基隆鼻頭角國小附近的餐廳地圖星級分數做比較。 也不適合拿台北某學區餐廳的評分,去和台東某學區餐廳的評分去比。 至於旅遊業的店地圖分數,更是不適宜和餐飲業的店分數去比。 商店間分數的比較,是要具備一定程度的相關性,才適合去比。 它比較像是一個相對的參考指標分數,而不是一個絕對值的分數!

總之,如果使用得當,且評論的人數夠多,那個地圖評分是很值得參考的一個指標!

總的來看,不能說完全沒有,但一定很少。 且關鍵是當評論人數足夠多的狀況,會少到不足以影響真實結果。 其原因如下述。

首先是,除了必須註冊登錄帳號才能評論之外,谷歌本身還具有自動過濾不合規定評論的機制。 如果少了自動過濾評論機制,最終只會讓許多不實、錯誤、誤導等評論充斥頁面。 這樣一來就會失去原本設計用戶評論供參考的作用。

谷歌地圖評論的相關資訊

上面的圖,是在地圖評論平均分數右上方,有個資訊的圓框 ?/i 符號中的連結。 裡面是在說明,哪些情況下,帳戶的評論會被刪除。 那些情況就包括不實的陳述評論,冒用帳號的評論,錯誤資訊等。 而谷歌對於以裝置如電腦或手機的各帳戶,收集了不少資料可以判斷真偽。 看看為什麼它能發送適合個人的廣告出來呢?

下面是個實際代表案例,說明谷歌地圖的分數可以正確反應事實。

谷歌地圖評論的龍吃飽 谷歌地圖評論的龍吃飽

這是一間西門町鬧區的破千人氣餐廳,資本也算雄厚,目前店名是龍吃飽,賣小籠包。 不久前它是火烤兩吃店,在鬧街上以喇叭撥放 399 烤肉火鍋吃到飽。 由於名聲不佳,當地人多半都不會去吃的。 倒是國外的觀光客和不知情的外地人很容易被吸引進去消費。 畢竟門口前盤據的金龍很有觀光景點的 feel,價格也相對便宜。

其共有 1836 個谷歌評分人數,平均分數是 2.8。 分數 2.8 是個滿低的分數,雖然它的五星好評也有不少。 而五星的評論者,也有人詳細說明它好在哪裡,所以顯然也不是完全的假。 但很明顯的,一星差評人數比例驚人的高,因此拉低了平均總分。 而在地的人氣火鍋燒烤店,平均分數都是 4 分以上,它的 2.8 分真實的反應出顧客群體的判斷!

這資本雄厚的餐廳實際案例就說明了,即便再怎麼造假或有灌水的分數在,始終壓不下一星差評的人數和其對分數的影響!

要更加正確地判讀餐廳的好壞,單憑表面的分數其實還不太夠,要有別的資訊來輔助提升。 其中的一個關鍵是,谷歌各星評論數,也就是各星的所占比例。 除了參考五星的所占比例之外,特別會參考一星差評數比例,和四星好評數比例。

因為如果兩間餐廳有相同的五星占比情況下,剩餘的占比如果是分給四星的多,而一星的少,則其分數是會高些的。 反過來說,一二星的多,而四星的少,代表評價出現兩極化,其分數也會較低。

谷歌地圖評論的圖示-2

關於谷歌星級的評論一般來說,五星通常是給人至少物有所值的感覺,甚至是超值。 不管它是真的好吃、或是因為服務好心情好、或是獨特的新奇體驗、贈送額外驚喜的加分等。

四星通常是顧客覺得某方面稍有無法忽略的瑕疵,或是諸多優點也無法遮掩掉的缺點等。 也可能是個體或人群偏好的問題,比如羊肉、榴槤等。

三星則是普通,沒有甚麼不好也沒有好到哪去,有機會會再來,也不會特別想來的那種。

二星是某方面有嚴重的問題,比如價格高而食材卻很糟糕、某項服務不太好等。 但畢竟可能用餐環境好,礙於不想給人奧客亂評價的印象,就勉強給個兩星。

一星通常只要簡單的在服務上把客人惹毛了就會有。 或是價格高,而食材與預期卻落差過大,讓人感到嚴重吃了悶虧。 店家就會拿到反應事實,或是報復性的一星差評。

一間店如果想讓一星差評比例維持在低水平,其實有點不太容易。 像上面那張圖,一星差評比例雖不太明顯,但已經看到突出來了。 平均分數也是被拉到了 4.3 星。

在 google map 的介面上是看不到的,實際數字沒有顯示在谷歌地圖的介面上。 介面上最多只顯示出五星比例的圖示,只能大約看出個大概比例。 一般要使用它 API 才能獲得細節的數字,比如五星的數量、一星的數量等。 而各星級所占整體的比例則是按數量計算出來的。

本網站以大數據來分析評比各人氣餐廳,最終排出個別的競爭力。 其中一個重要參考指標數據即為 google map 的五星各數量資料。

谷歌地圖的大數據-1 谷歌地圖的大數據-2

上面的圖,一個是各餐廳所收集的各星級數量,另一個是換算出的比例。

競爭力即參考這些數據,再加上用餐環境、自助吧的水平、顧客用餐的反應、獨有的特色、額外福利的合理性、以及各店的營業規則等,綜合評價出的參考指數。

以上是關於解讀谷歌地圖評分的說明!

X

The server is down, please visit the website later.

如何解讀谷歌地圖的評論